西安外卖品茶工作室,陕西一品楼西安信息,西安一品楼阁论坛

走进老区看产业(七)
2025-09-1119:10:25来源:

(九)龙眼种植业

龙眼是莆田的四大名果(荔枝、龙眼、枇杷、文旦柚)之一,主要分布在木兰溪、延寿溪、萩芦溪三大溪流沿岸的革命老区城厢区、仙游县、荔城区和涵江区等。莆田龙眼2024年栽培面积近7万亩,覆盖25个乡镇,其中老区乡镇13个,占比52%,为我市革命老区广大农户的传统种植业。

HYPERLINK209.png

莆田龙眼—国家农业博览会银奖产品(1993年)

HYPERLINK235.png

莆田龙眼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城厢区、仙游县、荔城区和涵江区等,2024年全市栽培面积近7万亩,覆盖25个乡镇。图为仙游县郊尾镇塘边老区村龙眼林。

 HYPERLINK309.png

莆田市历来重视龙眼种植业发展,市政府原市长姚振泉为莆田龙眼题写“果海碧波”(上图)。

莆田龙眼种植历史悠久,至今已有1600余年;品种达80多个,为全国最多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‘乌龙岭’‘水南1号’‘油潭本’‘松风本’‘立冬本’‘友谊106’等本土优质品种。近年来,我市还通过品种改良、技术更新等措施,不断优化龙眼品种,“华亭龙眼”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,天桂(福建)食品有限公司的‘乌龙岭龙眼’‘水南1号龙眼’‘松风本龙眼’‘立冬本龙眼’等品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。城厢区华亭镇是莆田龙眼的主产区;荔城区黄石、新度、西天尾老区镇;仙游县枫亭老区镇、盖尾镇、郊尾镇,涵江区萩芦、江口等老区镇是莆田龙眼的重要产区。

HYPERLINK625.png

位于革命老区城厢区龙桥街道安福村树龄最大的龙眼树(树龄590年),为国家一级?;す攀髅?,该树2025年产量150多斤。

HYPERLINK688.png

位于城厢区龙桥街道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西岩寺的白核龙眼,亦称“无核龙眼”,原树仅存两株,一株在莆田(另一株在泉州),是稀有良种,年产量最高时40多斤,具有重要的生物保护价值。

HYPERLINK777.png

位于郊尾镇塘边老区村的“乌龙岭”龙眼,该品种龙眼为莆田龙眼的优质品种之一,其母树出自该村乌石岭。

HYPERLINK828.png

位于涵江区萩芦镇友谊老区村的“友谊106”龙眼王,每年10月6日成熟,质优价贵,2025年该树拍卖预售价每斤88元,供不应求。

莆田龙眼果大肉厚、质脆鲜甜,且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。每年的8月底至11月中旬,莆田不同品种的龙眼陆续上市,采用龙眼煮粥、煮汤、煮茶等成为了大众吃法百搭的佐餐至爱。

HYPERLINK981.png

莆田龙眼丰收采摘场面

HYPERLINK996.png

革命老区仙游县盖尾镇是莆田龙眼的重要产区,目前该镇种植面积4500亩,年产量3000吨。图为该镇举办各种活动进行线上、线下展销新鲜优质龙眼。

HYPERLINK1069.png

涵江区萩芦老区镇大力推广“友谊106”等质优价好龙眼。

莆田龙眼鲜果中有50%经古法焙干制成干果,俗称“兴化桂圆”,其具有开胃健脾、补虚益智、养血安神等功效。自古以来就有“南桂圆,北人参,兴化桂圆甲天下”之美誉。唐朝时期,“兴化桂圆”畅销出口海外;宋朝时期,其成为朝廷贡品;2008年,“莆田桂圆”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?;げ?;2023年,莆田桂圆中的“天桂桂圆”品牌入选我国外交部伴手礼,莆田桂圆成为国礼。

HYPERLINK1277.png

莆田桂圆,又称“兴化桂圆”,为龙眼干果,自古以来就有“南桂圆,北人参,兴化桂圆甲天下”之美誉;2008年,“莆田桂圆”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?;げ?;2023年,莆田桂圆中的“天桂桂圆”品牌入选我国外交部伴手礼,莆田桂圆成为国礼。

HYPERLINK1393.png

城厢区以木兰溪沿岸桂圆产业园为纽带,以华亭镇埔柳老区村为中心,跨村联建,打造“共富桂·同心圆”桂圆特色产业链。图为埔柳老区村“天桂桂圆”古法烘焙场面。

HYPERLINK1471.png

莆田市精心培育桂圆产业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发展壮大产业园区,打造莆田桂圆优品,拓展市场销售渠道,增加老区果农经济收入。图为莆田桂圆优品展览一角。

莆田龙眼全身都是宝,龙眼花、果实、果核、果皮乃至龙眼木,在食用、药用、木雕等方面均有较高价值,其系列衍生产品龙眼蜜、桂圆肉、龙眼罐头、龙眼木雕等成为市场特色畅销产品,给莆田龙眼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,给老区果农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,推动老区乡村全面振兴。

HYPERLINK1673.png

莆田龙眼衍生产品——龙眼蜜(左图龙眼花)

HYPERLINK1696.png

莆田龙眼衍生产品——桂圆肉、龙眼罐头(左图桂圆肉,右上下图为龙眼罐头产品)

HYPERLINK1736.png

莆田龙眼衍生产品——龙眼木雕;莆田龙眼材质优、形状多样,且莆田工艺雕刻能工巧匠多,龙眼木雕刻而成的精美工艺品赢得市场好评。

供稿:莆田市老区建设促进会

编辑:宋颖

摄影:许武



版权所有: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、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
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20005811号)
技术支持:东南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