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门百指沦胥尽,惟有丹心天地知?!挛牧?/p>
陈文龙(1232-1277),原名子龙,字刚中、德刚,赐字君贲,号如心,南宋兴化军崇业乡延兴里白湖(今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阔口社区)人,咸淳四年(1268)高中状元,最初任宣义郎、镇东军(今浙江省绍兴市)节度判官,历任崇政殿说书、秘书省校书郎、监察御史、左司谏、殿中侍御史、参知政事等职,与岳忠肃(岳飞)、于忠肃(于谦)合称“西湖三忠肃”,明清朝廷诏封其为“水部尚书”“镇海王”。

节义文章
陈文龙深受叔祖父南宋贤相陈俊卿“人生当以气节为主”的观念影响,自幼立志“忠君报国”,以“能文章、负气节”而闻名乡里。陈文龙原名陈子龙,咸淳元年春考夺魁,因文章出众,度宗御笔更名为“文龙”。
刚直无私
驻节越州时,陈文龙发现此地虽为鱼米之乡,但也是皇亲国戚聚居之州,历任官员忌惮于此而难以秉公处事。为此,陈文龙公开声言,为官“不可以干以私”。他言必行,行必果——革除弊政、秉公执法、不徇私情、关心民瘼。因为政声卓著,所以“人皆惮之”。

朝阳鸣凤
南宋末年王朝飘摇,贾似道、洪起畏等官员却奏请推行“类田法”,以“新法”旗号谋取私利,致使浙西一带“六郡之民,破家者多”。
时任监察御史的陈文龙毅然揭露“新法”丑陋弊端,最终罢除“新法”,赢得百姓拍手称快,一时“朝绅学校相庆”,称赞陈文龙“乃朝阳之鸣凤也”。
忠智骁勇
咸淳十一年(1275),元兵大举南侵,南宋朝廷命悬一线。国危思忠臣,陈文龙以“我前去,必身死”的决心投身兵戎。南宋降元后,陈文龙愤然离京返乡,倾尽家财,加固城堡,招募义军,在城楼之上立下“生为宋臣,死为宋鬼”大旗,铁心抗争。独木难支,元兵破城,陈文龙力尽被擒,看到元兵滥杀无辜,厉声喝道:“速杀我,勿害百姓!”

壮烈忠肃
景炎二年(1277)四月二十五日,被押解杭州的陈文龙一路绝食,以孱弱之躯拜谒岳飞庙,哀痛欲绝,口吞香灰,是夜溘然谢世长辞。宋端宗谥其“忠肃”。
被拘禁在福州一座尼庵中的陈母,身患沉疴却不愿看病服药,闻子死讯,说道“吾有此儿,与儿同死,有何恨哉”,最终绝食而亡,时人感慨:“有斯母,宜有是儿?!?/p>

一代忠贞垂史传
500多年后的一个早晨,民族英雄林则徐走进供奉陈文龙神像的福州台江万寿尚书庙,慷慨唏嘘,题下对联:“节镇守乡邦,纵景炎残局难支,一代忠贞垂史传;英灵昭海噬,与信国隆名并峙,十洲清晏仗神庥?!?/p>